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
不知不觉间,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。时至今日,这场战争仍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,牵动着人们的神经。

战争持续推进,有关战争的思考也越发深入。有人就提出了一个颇为尖锐的观点:尽管俄乌战争胜负未定,但对于俄罗斯而言,这已经是一场成功的战争。

这种说法正确吗?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?俄乌战争背后,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?

有意思的是,这个问题的答案,与那个搞垮苏联的人息息相关。

让我们立足现在,回望历史,一探究竟。

探寻原因:俄乌战争的另一面

2022年2月24日,爆炸声划破天际,打破了乌克兰西部城市原有的平静。

随后,炮声与火光相继出现,密集的攻击如雨点般落下,民众四下逃窜,惊叫连连,飞机呼啸而过,巨大的轰鸣声令人胆寒。

没过多久,一条震撼性的国际新闻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,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宣战演说,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对峙正式形成,战争爆发!

这是一场注定备受瞩目的战争。近几十年来,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流,热战似乎已经被埋葬进了历史。但是,俄乌冲突打破了这种平衡,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诉世界,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。

如此一来,战争为何爆发,便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。

在大多数人看来,政治是促使俄乌战争爆发的核心因素。倘若乌克兰不执着于加入北约,那么俄罗斯不会忍无可忍。实际上,政治固然重要,但俄乌两国的经济冲突同样尖锐,是战争的导火索之一。

以能源问题为例,这是长期以来左右俄乌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。在这一问题上,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经济关系呈现出一种极为扭曲的态势。

两国之间明明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,可偏偏剑拔弩张,如同死敌。

俄罗斯是资源大国,而乌克兰的能源却相当有限。因此,进口俄罗斯能源成为了乌克兰最好的选择。

据统计,乌克兰的天然气自给率不到20%,而石油的自给率更是只有7%。

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,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依赖尤其严重,想要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转,就必须从俄罗斯进口能源。

俄罗斯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,于是,能源价格杠杆是俄罗斯所依靠的利器。凭借着在能源上所占据的优势,俄罗斯可以影响乌克兰的内政乃至外交。

但是,乌克兰也绝不是任人宰割之辈。

对于俄罗斯而言,能源出口是其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。乌克兰地理位处特殊,位于欧亚交界之处,如同一道走廊,将东西方的能源紧密相连。

能源运输是乌克兰的强项,俄罗斯和欧洲八成以上的天然气交易都要途径乌克兰,乌克兰的地位不言而喻。

于是,仗着能源过境国家的身份,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能源杠杆发起多次制裁,以各种理由提高过境费用,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。

两国曾在2006年与2009年爆发过两次激烈的天然气之争,而这种争夺的背后,恰恰隐藏着俄乌两国无法调和的经济矛盾。

除了能源外,两国在边境工业上也存在着冲突。

就地理位置而言,俄罗斯南部工业区与乌克兰东部工业区紧密相连,而这两个工业区都曾属于苏联的南方工业区。

乌克兰独立后,两国重新划定边界线,制定关税。在这一过程中,两国各不相让,争斗多年。
这种消极的态度对两国边境工业造成了打击,不仅让商品与人员的互通交流成为了难题,更降低了效率,令企业成本大幅上涨,不利于两国工业的发展。

尽管如此,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经济仍然离不开彼此。而这种复杂奇异的经济状态,令俄乌冲突的爆发成为了一种必然。

那么,为何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呢,这还得从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说起。

回溯历史: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

当我们回顾历史时,会发现俄罗斯与乌克兰这对冤家的缘分已经持续了数百年,两国在政治上的分分合合,实际上与经济发展同步。而两国的政治矛盾,也大多与经济挂钩。

简单来说,倘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经济上利益一致,那么政治上的摩擦就可以被消弭。反之,一旦两国的经济利益不统一,就会引发种种矛盾。

17世纪中叶,俄乌签订佩里亚斯拉夫协定,从那之后,尽管乌克兰也有自己的政府,但实际上只具有象征作用,乌克兰实际处于俄国的管理下。

在往后的两百年间,俄国迈向现代化,乌克兰紧随其后,两者的步调尤为统一。

在俄国政府的推动下,俄国逐渐摆脱贫困,完成了第一次资本的原始积累。在政治上,上层推动农奴制改革,将土地变为商品,大量农奴流入市场,成为自由劳动力,促使资源主义工商业蓬勃生长。

与此同时,在19世纪下半叶,俄国大力引进外资,向世界资本市场敞开了大门。无论是运输、冶金、采矿,还是电气、纺织、机械,都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质的飞跃。

在这一时期,乌克兰是俄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在全国统筹的大背景下,乌克兰也逐渐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。

十月革命后,苏维埃政权建立。权衡再三后,乌克兰决定签订协议,成为苏联的一部分。从那之后,乌克兰成为了苏联工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二战后,美苏冷战爆发,为了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,苏联全面加速经济发展,尤其重视工业,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出色的成就。

就工业体系而言,苏联以惊人的速度,构建起了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,在各地建立了工业区,而乌克兰也致力于为工业区贡献力量,两者融为一体。

而在军工领域,苏联更是让美国惊叹,在勃列日涅夫时期,苏联军事实力达到巅峰,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。身为苏联的一部分,乌克兰自然也“与有荣焉”。

但是,伴随着苏联走向衰落,这种亲密的合作关系被打破了。

遗留问题:俄罗斯经济的窘境

1985年,戈尔巴乔夫上台,彼时苏联经济已经陷入泥潭,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,势必要推动改革。

斯大林模式的确为苏联带来了繁荣,但同时也留下了重重隐患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令社会经济严重失衡,阻碍了经济发展,令苏联的社会总产值连年下滑,身处其中的乌克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。

当时,摆在戈尔巴乔夫面前的有两条路,要么继续小修小补,维持传统经济体系,要么彻底改革,将苏联经济连根拔起,寻找病因。戈尔巴乔夫选择了后者,然而,结果却尤为惨烈。

戈尔巴乔夫有改革的雄心壮志,却没有改革的能力,出现了多项严重失误,将苏联推向了无尽的深渊。

在工业上,他提出了加速战略,但将加速重心错误放在了重工业上,造成了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失衡。

在农业上,戈尔巴乔夫没有率先实行农业改革,忽略了市场供应紧张这一关键性问题,导致物价上涨,卢布贬值,国内掀起了抢购粮食与日用品的风潮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,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也在同时间走向崩溃,政治改革的失败让经济改革彻底沦为泡影,失去了东山再起之力。

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,乌克兰对苏联的不满情绪日益上升。改革失败令乌克兰民众的日常生活大受影响,苏联摇摇欲坠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乌克兰做出了与先前完全相反的决定,那便是抛弃苏联。

在苏联解体前一年,乌克兰议会便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。1991年8月,乌克兰宣布独立。

同年年底,苏联解体,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,彻底退出了人类历史的舞台。

然而,苏联解体后,麻烦仍未结束,苏联留下了一堆烂摊子,亟待解决。

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,也面临着与苏联类似的窘境。在分割苏联过往的经济成果时,俄罗斯与乌克兰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。

尖锐的矛盾揭露了一个残忍的真相,俄乌从曾经精诚合作的伙伴,变为了针锋相对的对手。

现如今,俄乌各自是独立国家,无论如何努力,两国的经济利益都不可能趋于一致,势必会发生冲突。

相同的过往不仅没有加深俄乌两国的理解,反而增强了不死不休的仇恨。苏联解体,崩溃的不仅是经济,更是整个社会。

苏联解体为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彷徨感与失落感,冲击了原本坚定的信仰,造成了无法弥合的伤口。

而这种伤痛,难以被轻易抹平,甚至会随着时间而越来越深。这是俄乌产生冲突的文化根源,也是一道无解的难题。

尽管彼此掣肘,但俄罗斯也好,乌克兰也罢,都无法拥有完全拿捏对方的能力。在这一点上,俄罗斯的失意更为明显。

普京上台后,俄罗斯经济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,但仍未摆脱苏联解体的阴霾。苏联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维持连续平稳的增长,而这种诅咒再次发生在俄罗斯身上。

过去,苏联依靠重工业,而现在,俄罗斯经济则主要靠出卖能源。

的确,能源是俄罗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最明显的优势,不仅能赚钱,还能帮助俄罗斯提升政治地位。但是,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

传统能源终有耗尽的一天,人类也始终没有停下开发新能源的脚步。俄罗斯此举,会令自己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。

更要命的是,这意味着,时至今日,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仍是失衡的,根本没能踏出新的一步。

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,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
近年来,俄乌之间围绕经济而发生的重重冲突,便是俄罗斯经济发展受阻的外在表现。倘若俄罗斯足够强大,那么局面便会发生改变,两国僵持许久的关系也将迎来新的转机。

因此,有人认为,俄乌战争是俄罗斯重建经济,开启第三轮资本累积的信号。

从这种角度上来说,俄乌战争已经是一场成功的战争,在战争的推动下,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,都不得不咬着牙向前,直面隐藏多年的问题。

最终无论结果如何,两国都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。

但是,这种说法仍然值得商榷。倘若从整体来思考,战争的确意味着开启了崭新的阶段。但是,无论如何,战争始终与痛苦、死亡和血泪息息相关,会为人类带来切切实实的灾难。

从这种层面上来说,没有哪一场战争可以用“成功”二字来定义。

更何况,俄乌战争战况焦灼,难分高下,而战争的结果,将为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带来最直接的影响。

或许,俄乌战争并不能被轻易定义为一场成功与否的战争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战争。

在巨大的压力下,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,而矛盾爆发的结果,便是战争。未来战争局势如何,到底谁输谁赢,或许仍需要静观其变,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参考文献:

1、王庆平著. 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研究[M]. 哈尔滨:黑龙江大学出版社, 2013.10.

2、邓沛勇1,2, 罗丹萍3. 外国资本与俄国经济发展:规模和影响探究[J]. 俄罗斯学刊, 2021, 第11卷(5):97-118.

3、邓沛勇. 再论全俄统一市场的形成 ——兼论19 世纪末俄国经济发展特征[J]. 经济社会史评论, 2021, (1):65-82,126.

4、陆南泉. 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苏联经济因素分析 ——以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为例[J].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, 2021, 第15卷

5、陆南泉. 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:从勃列日涅夫时期到戈尔巴乔夫时期[J].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, 2023, 第17卷(2)

内容分享:
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Top